基督教会史(3)第2章 使徒与教会

基督教会史  •  Sermon  •  Submitted
0 ratings
· 25 views
Notes
Transcript

一、第二聖殿期的猶太教

很多人認為,現在的猶太教和耶穌時代的猶太教是完全一樣。猶太教就是一個猶太教。但是,我們必修要提醒的是,猶太教在第二聖殿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狀態。例如猶太人非常重要的典籍《他勒目》〔Talmud,又譯《塔木德》〕,實際上是在第五世紀左右才形成的。如果按著這樣的計算方式,基督教的信仰實際上是比猶太教早太多了。甚至可以說,現在的拉比猶太教是針對基督教的信仰的一個反抗而形成的。
猶太人學者雅各·紐斯納有一個觀點,他認為第二聖殿期的時候,猶太教並非是一個單一的猶太教,他並非統一的,所以,那時候的猶太教應該是猶太諸教,或者是猶太宗教。就像我們現在所說基督宗教一樣。並且現在的猶太教,在耶穌時代,根本就不存在。因為主後70年之前,猶太人的信仰是圍繞著聖殿和聖殿的獻祭系統進行的,會堂系統應該僅僅是一個補充。但是,對於現在猶太教來說,他們因為沒有聖殿,所以,他們的信仰是以會堂和誦讀律法為中心的。那麼,主後70年聖殿被毀,對於不接受耶穌是基督的猶太人來說,他們幾乎就重構了整個猶太教的信仰體系和宗教信仰實踐。
那麼,猶太宗教是怎麼樣的呢?起碼可以說,在猶太地的和在外邦人的地方的他們實踐就不一樣了。在猶太地的可能用的是希伯來的聖經。但是,在外邦人地方的,他們用的就是七十士譯本。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宗教、教條、崇拜模式等等。但是,他們對於受造的世界、屬靈的歷史、最終的命運都有相同的歷史。
基督教从第二圣殿时期犹太教中兴起的时间线
公元前 515 年 - 公元 70 年:第二圣殿时期
约公元前 3 年 – 公元 30 年:耶稣基督在地上的生活
公元 35 年:圣保罗蒙召
公元 49 年:圣保罗著《至加拉太人书》, 是为首部新约 文本
公元 69 年:圣马可撰写其福音书,是为首部正典福音书
公元 70 年:耶路撒冷淪陷,聖殿被毀
公元 95 年:圣约翰著《启示录》,是为末部新约文本
约公元 500 年:拉比犹太教形成
所以,在這裡我們必須認識清楚,現在的猶太教和以前的猶太教不是一個宗教,耶穌的時代的猶太教是聖殿為中心的,但是,現在的猶太教是拉比猶太教,是以解釋律法為中心的。
那麼,如果按著這個時間表的話,基督教實際上是對當時猶太社會已經存在的宗教,也就是第二聖殿期的宗教的一個延續,並非是基督教是當時猶太教的一個同宗異支的信仰。那麼,拉比猶太教產生的環境,實際上是對基督教的一個反抗,特別是在拒絕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的猶太人群體之中。

二、基督教會的開始

那麼,基督教會是當時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對當時猶太社會宗教思想以及耶穌基督教導整合所應運產生的。特別是耶穌基督在其中做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催化劑的作用。他用他的教導和神蹟,讓跟隨他的人認識到,這位拿撒勒人耶穌不是一般人物,而是永生上帝的兒子。雖然耶穌用很簡單樸素的言詞教導自己的門徒,但是,門徒還是沒辦法理解。那麼,當耶穌離開升天之後,他就應許了真理的聖靈來,也就是保惠師,真理的聖靈來帶領門徒們完成大使命。

1、五旬節聖靈之降臨

教會是從120人開始,按著教會的傳統,他們是在馬可的樓上祈禱,等候耶穌基督所應許的聖靈來到。
初期教会的形象是亲切而富有热情。有关于初期教会发展的情形,我们是以使徒行傳录记载的作为根据,初期教会信教的确实人数,我们无法确实知道,圣史路加在使徒行傳第一章15节指出共有120人,保羅说有500人曾看见复活后的耶稣,伯多禄在聖靈降临后首次的公开演说发表后,就有三千人领洗奉教,以后教友的人数达5000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公元35到37年,耶路撒冷的教友人数,大约有5000人左右。
既然基督信仰是對當時猶太人信仰的總結和昇華,那麼,對於當時在耶路撒冷的信徒們來說,他們沒有放棄原本猶太信仰的生活習慣:
他們按時進入聖殿祈禱。
飲食方面仍舊持守猶太人律法的條例分潔淨和不潔淨的食物。
仍舊堅持割禮和安息日。
但是,他們額外遵守主日,並且在主日聚集的時候,舉行掰餅,也就是聖餐,或者叫做聖祭禮。門徒忠實的遵守了主耶穌最後晚餐的吩咐,你們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信徒們在這樣的聚集下,圍繞主的桌子前,分享餅和酒,祝聖之後,也就是耶穌基督的聖體和寶血。
第三,他們有偉大的佈道。彼得五旬節佈道,可以讓三千人悔改。這個是聖靈的大能。他們宣道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特別是與耶穌一起的門徒,他們親眼看見過,親手摸過,親耳聽見過。所以,他們是耶穌活生生的見證。門徒們也是隨走隨傳,把自己相信的耶穌,所看見的耶穌,都講述出來,甚至也是提筆做書,這個就是早期關於耶穌的口頭傳統和四福音的資料來源。
第四,耶路撒冷教會有美好的見證。這個見證是凡物公用。他們這麼做並非是教會的規定,而是他們在實踐耶穌基督的命令:
马太福音 19:21 RCUV (Shangdi)
21 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去变卖你所拥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然后来跟从我。”
像安慰子巴拿巴,是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字叫做约瑟,他就把自己的田地卖了,银钱全部给教会。
第五,神迹的伴随。彼得在申初上圣殿祷告的时候,让一个在美门口乞讨能行走。借着这个神迹奇事,再一次进行布道。每一次的布道都是震撼人心的。特别是使徒们原本都是加利利海里面打鱼的,或者是手工业者,他们没有高深的学问和足够的宗教训练。但是,他们的讲道震撼人心,他们可以做有上帝权柄才能做的事情。

2、耶路撒冷教会人事

首位主教

耶路撒冷的首任主教不是彼得,而是主的兄弟雅各。按着教会传统,当主耶稣升天之后,彼得、雅各、约翰三个人并没有争权夺利,而是将耶路撒冷的主教给主的兄弟雅各担任。
在罗马的革利免的书信之中,如此说:
主在升天之后把(属灵的)知识(gnosis)传授给义者雅各、约翰和彼得。其他使徒从他们那里领受这知识,然后传给那七十位门徒,巴拿巴正是这七十位门徒之一。于是,这就出现了两个雅各,一位是义者雅各,他从圣殿的护栏被人扔到地面,之后又被人用洗衣棒打死,另一位则是被斩首的雅各(使徒行传12:2)。
使徒保罗也提及这位公义者雅各,加拉太书1:19 至于别的使徒,除了主的兄弟雅各,我都没有看见。
我认为这位公义者雅各,就是使徒小雅各,也就是耶稣的兄弟雅各。当然,也会有人认为是不同的人,有好几个雅各。

凡物公用

教會剛開始有一個極其特殊的現象,就是凡物公用。加入教會的人都將自己的財產賣了,捐給教會。然後,從教會領取每日所需要的供給。
使徒行传 2:44–47 RCUV (Shangdi)
44 信的人都聚在一处,凡物公用, 45 又卖了田产和家业,照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分给他们。 46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圣殿里敬拜,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坦诚的心用饭, 47 赞美上帝,得全体百姓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為什麼那時候願意如此去行呢?
第一,我們前面提及了,對耶穌教導的遵行。
第二,他們有一個緊迫感,就是耶穌基督馬上要來了,最重要的是傳福音,讓更多的人接受福音。
第三,既然基督馬上再臨,地上的財產有什麼作用呢?
我們可以說,這個是最早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夢想就是按需分配,而不是按勞分配。但是,這個是不能長久。後來保羅經常帶奉獻款給耶路撒冷的教會,因為耶路撒冷的教會窮,我認為起碼有一個原因就是凡物公用的原因。
但是,注意,這個不是一個強制性的行為,而是一個自願的行為。只要奉獻的人虔誠誠實就可以了。
所以,使徒行傳記載了一對夫妻的事蹟: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他們賣了自己的田產奉獻給教會,但是,他們給自己留了一份。然後,他們在彼得面前,因為隱藏的一份錢被上帝擊殺了。為什麼他們奉獻了,卻被上帝懲罰呢?從彼得所說的話來分析:
使徒行传 5:3–4 RCUV (Shangdi)
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使你欺骗圣灵,把卖田地的钱私自留下一部分呢? 4 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钱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会想这样做呢?你不是欺骗人,是欺骗上帝!”
第一,他們可以不賣,這個地就是他們的地產,教會不會強制他們變賣充公。
第二,他們賣了可以不捐,銀錢是他們的,他們自己可以做出決定,我到底是捐還是不捐。
第三,捐的時候,可以捐一部分,也可以的。但是,你要誠實的說,我自己留了一部分。而不是偷偷留了一部分,宣稱自己全部捐給教會。
所以,在這裡彼得所懲戒他們的原因是他們欺騙上帝。因為他們欺哄聖靈。

按立执事

教会刚刚开始,有问题出现,就是在每天供应的事情上,忘记了说希腊话的寡妇。也就是说,犹大地的犹太人和希腊化的犹太人的冲突。也就是本地人是强势,忘记了比较弱势的群体。就像以前城里人的孩子和农民工的孩子一起上学,自然城里人的孩子看不上农名工孩子,不会和他们一起玩。即便他们不是有意,也是无意思之中,将自己和他们却别开。
那么,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情,也应该是类似的,他们说希伯来话的犹太人,自然是更加照顾说希伯来话的寡妇。那么,为什么在耶路撒冷会有说希腊话的寡妇呢?一个可能是从外邦来过逾越节后,因为使徒们的宣讲留下来的。或者是本来是寄居在外邦,但是,因为丈夫去世,在外邦无法生活,来到耶路撒冷的。总归来说,说希腊话的寡妇的需要被忽略了。
如果追究这个事情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理解为保守的犹太人和进步的犹太人之间的矛盾。
保守的犹太人认为,以色列人是上帝唯一的选民,因此,以色列必须与外邦人保持绝对的隔离,这种思想在教会之中,后来也是在延续,例如使徒彼得和外邦人一起吃饭,但是,保守的犹太基督徒来到之后,彼得就不敢和外邦人一起吃饭,因为这是违反了与外邦人隔离的原则。从历史来看,正是这种绝对的孤立,让他们在分散全世界之中,仍旧保持自己的文化、宗教和传统。
研究犹太历史的权威史学家夫拉威.若瑟曾经说过:“要找到一个没犹太人的城市是很难的。”罗马著名的学者辛尼加说:“这个可恶的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竟在一切国家都建立起来了。”散布在各民族中的犹太人,并不与当地人民相混杂,他们虽然过着当地的生活、说当地的话,但他们有属于犹太人自己的会堂,服从长老会议和公选领袖的领导,而且和巴勒斯坦还经常保持联系。耶路撒冷始终被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一致公认为“圣城”,犹太公议会继续对世界各地的犹太侨民行使它的最高司法权。年满20岁的犹太人,每年都向圣殿捐税,每年重要节日,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成群结队的前往圣城,这种继续不断的来往,正说明了福音之所以能迅速地向外传播,耶稣死后不久,祂的事迹和思想,就由朝圣的犹太人向世界各地传播。
第二种情况则是大同主义,这一派的人尊重外国人,欢迎道德高尚的人,不排斥異教徒,因為他們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甚至他們會認為,他們雖然因為自己罪被上帝散佈在全世界之中,但,正式因為他們散佈在全世界,可以對不同的人宣講上帝的奇蹟,讓外邦人知道,除了上帝以外,並沒有別的神。
這種理解方式,對於寄居在外邦的猶太人之中是非常的流行的。雖然,他們與耶路撒冷的教會保持緊密的聯繫。但是,因為長期寄居在外地,思想交流碰撞非常的多,以至於他們思想比較開明,他們為了生活商業的需要學會了希臘語,只有在宗教的儀式上才會使用希伯來話,他們堅持摩西的律法,但是,他們也試圖吸納一些外邦的文化。
但是,對於住在猶大地的猶太人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他們不認為外邦猶太人所採取的寬容的態度。並且注意,那時候猶太人是以聖殿為中心的,那麼,聖殿的祭司和利未人是什麼立場,誰的聲音就是主流。因此,在猶大外邦人皈依猶太教不多,但是在外邦,外邦人皈依猶太教的不少。但是,很多堅持隔離的猶太人看不起歸化後的外邦人。
那麼,在耶路撒冷的教會,也是有類似的情況,本地的猶太人和說希臘話的猶太人之間也是有類似思想的矛盾,而這個矛盾具體就落實到了對寡婦照顧的事情上。
使徒根据这个情况,就设立了执事:
使徒行传 6:2–6 RCUV (Shangdi)
2 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说:“我们撇下上帝的道去管理饭食,是不合宜的。 3 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满有圣灵和智慧,我们派他们管理这事。 4 至于我们,我们要专注于祈祷和传道的事奉。” 5 这话使全会众都喜悦,就拣选了司提反—他是一个满有信心和圣灵的人;他们又拣选了腓利伯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皈依犹太教的安提阿尼哥拉6 叫他们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祷告后,就为他们按手。
这一批新选的执事,在初期教会的组织和管理上,无疑的是年富力强,性情活泼的好帮手,富于向外发展的精神,不像犹太人那样的保守,给了新生的教会一种坚强的新动力。在教会神职系统中执事的品位,直到现在一直保存在神品圣事中,成为神品中的一级。选任七位执事的事件,对说希腊话的信徒来说,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使徒们已经充份的认识,不应受限于种族的狭窄范围,也不应受保守主义的束缚。
我們從七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很顯然都是希臘化的名字,加上使徒們後面的處理,我們可以大膽的說,這個時候,在教會內部是有一定的共識,那就是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對外擴展。特別是第七個執事,他甚至不是猶太人,他是一個歸化猶太教的外邦人,但是,他居然也成為最初的七個執事之一。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本地的猶太人,十二使徒他們擔任了教師和傳道者,也就是確定教會信仰核心內容。而執事們則是執行具體教會的事務。

教難開始

實際上,教會的開始,就是教難的開始,使徒彼得、約翰就是被當時的祭司、公會的成員逮捕進去。但是,對於他們的處理是比較輕的:就是禁止他們宣講耶穌。但是,這個禁止,他們是控制不了的。
但是,到了司提反的時候,又不一樣了。使徒是本地的猶太人,但是,司提反是希臘化的猶太人。我們從司提反的宣講之中可以看到:
使徒行传 7:49 RCUV (Shangdi)
49 ‘主说:天是我的宝座, 地是我的脚凳。 你们要为我造怎样的殿宇? 哪里是我安歇的地方呢?
也就是說,司提反實際上就提出對猶太聖殿的質疑,這個導致本地的猶太人和希臘化的猶太人之間的嚴重衝突。
司提反的講道,對希臘化的猶太人來說是十分受歡迎的。但是,對於本地的猶太人是一個極大的衝擊,並且對於當時猶太當局來說,這個是對他們權威的挑戰。並且司提反是希臘化的猶太人,因此,更加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当扫罗要去大马士革去逮捕基督徒的时候,为什么他不把耶路撒冷教会的人都抓得一干二净呢?可能就是因为那些都是本地的犹太人,扫罗的行动仅仅是针对希腊化的犹太人,或者是归化的犹太人。
最終司提反被犹太人用石头打死。石头打死的方式,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刑罚。